【上期選題:《三個港人眼中的回歸17年》,總第四十期,7月1日見報】
  ■讀者反饋
  愛也是彼此關係的主題
  最近這些年,香港的就業、教育、醫療等各種公共資源越來越多地與內地分享,交流和摩擦都很頻繁。彼此面對現實環境下港人與內地人的互動關係,人們常常會糾結於一些細微的矛盾,而忘記了抱怨之外,愛也是彼此關係之中的主題。而這篇文章里的三個經歷迥異而又具有某種共性的港人,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香港,另一種更平衡、公允的視角。
  ——王源,內地“港漂”
  身為一個在深圳生活、攻讀香港學位的台籍博士生,天天看著關口上的人來人往,除了從香港出境的各國游客,還有大量的港中台人士頻繁的往返。只要留心,兩岸三地的各種聲音,在羅湖橋上都能聽到。儘管如此,當讀到這三個(新)香港人的故事和他們的看法,我心裡仍有很多的感觸。
  相較於臺灣的兩岸通婚和貿易,香港直接與內地接壤,人口的流動與隨之而來的各種頻繁且複雜的社會現象,對一個向來只待在臺灣的人是難以想象的。我雖然在深港兩地居住已經五年,對於生活中、眼皮下深港的種種互惠與衝突,有時也必須不斷調整自己來重新理解,深怕自己的刻板印象成了誤解的第一步。
  ——Maxime,臺灣人
  對於許多內地人而言,香港像一個帶著一絲陌生和驚奇意味的“大型商場”。直到某次被朋友領著深入香港大街小巷,到街邊吃最local的小食,坐巴士到赤柱看夕陽西下,對香港的平面印象才略有消解,這也是一種初步的領悟——這不僅僅是個“購物天堂”,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,她的地脈中鼓動著人們生活的氣息。游客對於居住於此地的人來說是一陣席卷而去的颶風,颶風過境之後他們依舊要扎根於此。
  我們對香港,大抵還是陌生的。普通話的推廣,人民幣的流通,這是一種彌合,但文化生態的彌合卻更微妙、更加漫長。當一個內地游客踱步到香港的某個街角,看到在高樓的陰影之下忙碌生活的香港居民,多多少少能夠體會他們的心情,畢竟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
  ——魔理沙,深圳人
  ■欄目組回應
  在香港回歸這個重要的紀念日,怎樣以我們“深圳觀察者”的視角去為17年的時光做一個有代表性的切片?我們嘗試邀請三個香港人講述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眼中的深港關係。其中既有土生土長的“原住民”,也有從內地去往香港的新移民。
  “什麼時候有了香港?香港人又是怎麼樣?香港,香港怎麼那麼香?1997快些到吧,八百伴究竟是什麼樣?1997快些到吧,我就可以去香港啦。1997快些到吧,讓我站在紅勘體育館。1997快些到吧,和他去看午夜場……”艾敬在《我的1997》里率真地唱著,唱出1990年代大陸對香港的憧憬和期盼。
  方覺時空流轉,17年已過去,艾敬的歌中那份熱烈的情懷,如今好似混入一杯各種情緒與心態交織的“雞尾酒”,酒中既有好奇、熱愛、嚮往與珍視,也有不解、錯位、隔閡與懷疑——這些或許彼此矛盾的形容詞都不足以概括同在一個國家帶著“內地人”與“香港人”兩個標簽的人彼此越來越頻繁的互動。而越是瞭解這種豐富性和複雜性就越是明白,就跟任何不同群體的融合與碰撞類似,未來香港與深圳乃至內地的互動,需要彼此更多的耐心和尊重。
  前不久香港公務員許知行說了一番切題之語:“陸港兩地的關係就像是存錢罐,負面事件就像從裡面取錢出來,那好,我往裡面存錢。”我們相信,對每一個群體的概括性認識來自於對這個群體每個個體的打量,願您透過這三個“存錢”的好故事,以同樣的善意、平和以及公允之心去看待香港。整理人:劉昊  (原標題:讀來讀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58ovnl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